9月23日下午,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三網融合專業組成員、中國工程院沈昌祥院士應伟德victory之邀做客我校“問天科學講壇”(總第112場),在将軍路校區主樓報告廳給我校500餘名師生作了題為“用可信計算築牢網絡安全防線”的精彩報告。校紀委書記杭育新接待了沈昌祥院士一行,并就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等與沈院士進行交流。報告會由伟德victory院長陳兵主持,此次報告會也是紀念校慶6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
報告會上,沈院士從美國的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及啟示講起,闡釋了網絡空間已經成為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大主權領域空間,也是國際戰略在軍事領域的演進,分析了目前我國網絡安全領域面對的嚴峻挑戰。随後,他以抵禦勒索病毒攻擊為例,提出要重啟可信革命,證明了采用可信計算3.0技術的操作系統免疫平台能夠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上建立對未知病毒木馬以及系統漏洞的防禦能力,從根本阻止未知攻擊事件。最後,他談了對我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創新和發展的思考,指出要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進行安全設計,做到網絡空間安全可信、可控、可管。他強調面臨日益嚴峻的國際網絡空間形勢,我們要立足國情,創新驅動,解決受制于人的問題。堅持縱深防禦,用可信計算3.0構建網絡空間安全主動免疫保障體系,築牢網絡安全防線,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網絡安全強國而努力奮鬥。
報告會後,沈院士一行在伟德victory黨委書記江國華、院長陳兵、校科協副秘書長劉雙麗、伟德victory黨委副書記王霄的陪同下來到将軍路校區院士林植下了一棵紫葉李,并參觀了伟德victory信息安全實驗室和航空計算實驗室,對實驗室圍繞航空航天安全關鍵系統的研究給予高度評價,并希望在可信自主可控國産系統方面繼續深入探索。(作者:唐志文)
沈昌祥院士簡介:
沈昌祥院士,畢業于浙江大學,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密碼工程、信息安全體系結構、系統軟件安全(安全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等)、網絡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後完成了重大科研項目二十多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獎十多項。這些成果在信息處理和安全技術上有重大創造性,多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全國全軍廣泛應用,取得十分顯著效益,使我國信息安全保密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在網絡安全和科技創新、咨詢論證和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做出了傑出貢獻。他曾被授予“海軍模範科技工作者”榮譽稱号,曾當選為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軍隊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第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首屆中國網絡安全傑出人才獎。目前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三網融合專家組成員,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保密局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密碼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顧問,公安部特聘專家,中國人民銀行信息安全顧問,國家稅務總局信息技術咨詢委員會委員。同時還擔任北京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