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校企交流,把脈人才培養,促進産學研融合,8月14日至16日,伟德victory組織師生赴成都、長沙、株洲等地開展“國防企業面對面”專項調研,院長陳兵、副院長燕雪峰、院黨委副書記管祎、校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副主任趙毅、專業教師代表、全體輔導員以及來自各學院的學生代表共計24人參加了活動。團隊一行先後走訪了中航工業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湖南機電設備與特種材料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所、中國航發中傳機械有限公司、中航飛機股份有限公司長沙起落架分公司、中國航空動力研究所、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等8家國防單位。
精心組織,蓄力出行
作為我校鞏固國防就業市場的重要品牌活動,“國防企業面對面”活動在加深校企交流,激發學生投身國防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學院一直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學院将今年定為“國防年”,從人員配備、行程安排、調研内容等方面進行了精心的組織和設計。
走訪前,學院與相關地區的國防單位進行了初步調研和逐一對接,最終選定了八家國防單位作為今年的調研對象。圍繞教育思想大讨論的相關内容,特别針對人工智能熱點,學院拟定了包括國防單位對人才培養、技術需求、産學融合等多方面的調研提綱,預先進行專業技術需求摸底調查。在人員配備方面,學院領導高度重視,由陳兵院長親自帶隊,并充分考慮到前期對企業專業技術需求的摸底,配備相應領域的專業教師,組織了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長燕雪峰、四名專業教師、院黨委副書記管祎和全體學生輔導員以及來自多個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24人參與了本次活動。
把脈人才培養,助推産學融合
本次調研主要以座談和實地參觀兩種方式展開。座談會上,通過觀看企業宣傳片、企業介紹、互動交流等形式,調研團的老師和同學了解了企業的發展曆史、生産現狀和未來趨勢,建立起初步的行業印象。調研團還跟随各企業負責人參觀企業實驗室等技術部門,深入科研生産第一線,直觀感受國防企業的實力和風采。
結合學校教育思想大讨論的工作要求,學院以此次“國防企業面對面”為契機,與企業就人才培養展開了深入交流。走訪企業對我校人才培養理念和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南航長期為企業輸送優秀人才表示了感謝。中航飛機股份有限公司長沙起落架分公司人力資源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傳平介紹了企業的人才結構和人才培養政策,充分肯定了南航畢業生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并向調研團介紹了公司的南航傑出校友,包括03年畢業的副總師、勞動模範、省黨代會代表等。中國航空動力研究所人力資源部副部長陳健輝介紹了608所與南航在人才引進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戰略合作關系,尤其是南航為所裡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目前所裡有394名南航校友,其中所領導8人、總師18人,為608所的發展貢獻了巨大力量。
在走訪過程中,陳兵和燕雪峰向國防單位詳細介紹了伟德victory的學科與專業建設、科研成果、人才培養現狀等内容,并重點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主動尋求與企業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實驗室共建等方面的合作機會。學院提出的“AI+X”的理念得到了企業的大力歡迎。企業也紛紛表示,企業在研發、生産、管理等方面對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已經越來越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所總經理孫勇闡述了企業目前的痛點,即在單機智能化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如何實現整個流水線的智能化;中國航發中傳機械公司總經理彭剛提出了傳統軍工制造業在人工智能火熱的背景下進行改革的願望,指出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則新成立了電氣數據與智能技術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輔助決策提供服務。針對有明确技術需求的企業,調研團在座談會後安排了朱琨教授、劉甯鐘教授、關東海副教授等專業教師與企業的技術骨幹進行了一對一的深入交流,為後續的産學研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傳承家國情懷,勇擔國防使命
此次調研活動,有來自伟德victory、能源與動力學院、機電學院、理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0人。在調研走訪過程中,同學們除了實地了解了國防企業,更深切感受到了國防的魅力,感受到國防人的使命擔當和家國情懷。湖南航天機電設備與特種材料研究所黨委書記的歐陽素賢在介紹公司時,動情地說到公司為導彈而生的發展史和公司不曾磨滅的“導彈總體夢”,打動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座談會上,企業方面都表達了目前在招聘過程的難點和痛點——很多畢業生在擇業時更關注薪酬的高低,因而對國防單位往往熱情不高。企業負責人都紛紛表示,希望南航能夠繼續培養和輸送有志于投身國防事業的人才,為國家的國防事業添磚加瓦。對此,陳兵表示,南航作為國防七子的一員,一直緻力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也一直将國防單位作為學校畢業生最重要的就業市場。近年來,學院更是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引導,大力倡導學生投身國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學子活躍在國防企業中,為祖國國防武器裝備系統的智能、可靠、安全貢獻計算機學子的力量。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大四本科生胡朋在活動結束時說:“第一次與祖國的國防事業離得這麼近,看到那些為國防獻身的前輩,發自内心的激動、感動。這次走訪讓我萌生了投身國防的想法,更堅定了為祖國事業奮鬥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