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6日,“物聯網與工業互聯網科研創新論壇”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舉行。此次論壇由江蘇省計算機學會(JSCS)嵌入式系統與物聯網專委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伟德victory/人工智能學院、軟件新技術與産業化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
本次會議邀請了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張大慶、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郭斌、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亮、南京大學教授陸桑璐四位專家進行了報告。除了技術報告外,還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瑞集團等高校和單位進行交流。
嵌入式系統與物聯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大學謝磊教授主持了本次論壇的開幕式,向各位莅臨的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與誠摯的感謝。江蘇省計算機學會副秘書長李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伟德victory院長陳兵教授先後敬辭。
在第一個報告中,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張大慶老師給大家做了有關“基于Wi-Fi和4G/5G無線信号的非接觸行為感知的理論與應用”的演講,張大慶教授帶領的團隊将原于光學和通訊領域的菲涅爾區模型引入到室内無線非接觸人體感知領域,并現場演示了基于Wi-Fi的無接觸呼吸監測、睡眠監測、室内活躍度監測等一系列的應用系統。
西北工業大學的郭斌教授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從群體感知到群智計算”的精彩報告,主要介紹了移動群智感知中的研究熱點,包括參與者評估優選、參與者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創新成果,并介紹移動群智感知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群智計算,利用跨不同空間社群貢獻的具有差異、互補等數據的實現對感知目标的全景刻畫,将闡述其概念,研究挑戰及模型方法。
論壇的下半場,北京郵電大學的劉亮教授以北京空氣質量監測為例,做了“從群體感知到群智計算”的相關報告,并利用人工智能近年來的重要進展,探索提升群智感知質量的新途徑。
最後,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陸桑璐教授介紹了有關“面向人機物融合的分布支撐關鍵技術研究”,報告針對人機物融合的感知、泛在網絡傳輸優化、數據中心資源協同等,介紹存在的問題,以及其團隊開展的相關工作和研究進展。
本次會議促進了我省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學術交流,推動了物聯網技術應用發展,取得了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