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海爾-南航“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共建簽約暨“智能+”科技創新大賽啟動儀式在我校舉行。海爾家電産業集團副總裁陳錄城、智能制造總經理張維傑、制冷産業智能制造技術總監段志國、海爾數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學良、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技術總監劉子力等一行11人,我校副校長施大甯,教務處、科研院、研究生院、學生處、團委等部門負責同志,航空學院、機電學院、經管學院、伟德victory/人工智能學院領導和師生150餘人參加活動。
校企雙方就海爾-南航“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共建召開座談,座談會由施大甯主持。會上,施大甯代表學校對海爾集團各位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指出,南航一直注重人才培養,希望通過與海爾公司一同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建設有“海爾-南航”特色的協同育人基地。陳錄城表示,南航一直是享有盛譽的高校,是企業向往的“聖地”,他代表公司感謝能有此次寶貴的校企合作機會,并以此合作為契機,借助協同育人平台建設,實現校企共赢。張維傑和陳兵分别就“工業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建背景、工業控制安全示範線共建背景及首屆海爾-南航“智能+”科技創新大賽活動情況展開介紹,雙方還就下一步共建内容進行自由交流研讨。
在海爾-南航“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共建簽約暨“智能+”科技創新大賽啟動儀式上,施大甯代表學校緻歡迎辭,他表示,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海爾與南航洽談校企協同育人,是順應和契合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這是機遇和動力,更是挑戰和壓力。通過海爾-南航“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校企雙方一定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特長,促進教育鍊、人才鍊與産業鍊、創新鍊有機銜接,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赢。陳錄城代表海爾講話,他圍繞“我們為什麼共建‘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我們共建‘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有哪些優勢”、“我們如何共建‘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三個問題展開,回溯了合作的背景,并充分肯定了此次“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共建的重要意義。施大甯和陳錄城共同簽署海爾-南航“智能+”校企協同育人平台共建協議。根據協議,校企雙方将實現各類科創基地的資源共享,為新工科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基礎條件與政策保障。之後,校企雙方還簽約了工業控制安全示範線共建協議,并共同為海爾-南航工業智能聯合實驗室揭牌。
作為本次戰略合作“響槍”活動,學校和海爾還将聯合舉辦首屆“智能+”科技創新大賽,将我校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與海爾智能制造實踐相結合,引領大學生走近社會,在實踐中加強學習;同時,大賽将推動校企共謀雙創改革、共築雙創平台、共享雙創成果,使創新創業教育更能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更好地助力青年學生成長。施大甯、孔垂謙、陳兵與陳錄城、張維傑、段志國共同啟動了大賽。劉子力就“智能+”科技創新大賽賽題(項目)進行解讀。大賽評選将于11月以路演答辯的方式完成,決賽入圍者将直接進入海爾智研院校招終面環節,而最終獲獎者将有機會攜參賽成果參加國際工業展。
為進一步推進校企之間的資源互通、優勢互補,學校聘請海爾集團段志國、任學良、劉子力、石恒擔任“智能+”科技創新大賽行業特聘導師,孔垂謙為各“行業特聘導師”頒發聘書。同時,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聘請我校航空學院教授魏小輝、機電學院教授郭宇、經管與管理學院教授朱建軍、伟德victory/人工智能學院教授趙蘊龍擔任海爾“工業智能”行業特聘專家,張維傑為各“行業特聘專家”頒發聘書。
儀式在雙方領導和嘉賓的合影中圓滿落下帷幕。
海爾COSMOPlat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平台服務企業超過40000+、聚集2000+院校資源,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多邊的共創共享平台,可實現跨行業、跨領域、跨文化複制。目前,COSMOPlat已孕育建陶、房車等15類行業生态子平台,覆蓋華東、華北等六大區域12個示範基地,在20多個國家複制推廣,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校企雙方将充分發揮科研、人才、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進産學研協同創新,釋放企業經驗和資源,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争力,促進學校學科發展和成果轉化。此外,雙方還将建立校企合作穩定運行機制,力争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模式與方法上取得突破。
未來,随着海爾-南航合作的深入,雙方将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校企間的全方位戰略合作,逐漸建立“1+X”校企深度融合、産教協同育人新模式,構建創新研究生态平台,深化我校實踐教學和實踐育人水平,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養能力,為企業、社會培育智能制造型人才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